弗雷德里克·肖邦

分类: 365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 发布时间: 2025-09-18 03:35:55
作者: admin 阅读: 9200 | 点赞: 830
弗雷德里克·肖邦

主條目:蕭邦作品列表

蕭邦的作品以鋼琴曲為主,雖然他不少作品技巧頗為艱深,但是他從來不會以炫技為最終目的,蕭邦的作品更注重詩意和細膩的情感。

獨奏曲

作為一個波蘭作曲家,蕭邦為故鄉的波蘭舞曲和瑪祖卡奠定新風格,貢獻甚大。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817年的G小調波蘭舞曲,那時蕭邦年僅7歲。蕭邦一生都在作波蘭舞曲,年輕時候的許多波蘭舞曲作品最後都沒有發表,因為他認為這些作品過於單調。蕭邦先是專注於先驅卡爾·馬利亞·馮·韋伯和約翰·尼波默克·胡梅爾的作品,此後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滿了蕭邦對家鄉波蘭的渴望和思念,他部分現存的波蘭舞曲(如第1、5、6號等),都有一段華彩樂章作為開場。

瑪祖卡與波蘭舞曲不同,在19世紀初還是相當嶄新的音樂形式,但很快就風靡了全歐洲。蕭邦不僅在城市沙龍中聽瑪祖卡,也在波蘭聽民俗原始形態的瑪祖卡,他的瑪祖卡最具特色的是完美運用了半音階,從Op. 6(1830年—1832年)起的瑪祖卡多使用循環的形式。

可是蕭邦的這些作品並不適合於舞蹈,因為它們大都節奏過快,他的華爾茲作品也是如此。蕭邦的華爾茲多是為沙龍而寫。

2019年,在紐約曼哈頓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(Morgan Library and Museum)儲藏室意外發現一份蕭邦的音樂手稿,這首長約一分鐘的華爾滋,「曲目以獨特的情緒波動開始,帶著激烈且不協調的和弦,隨後轉為抒情的憂鬱旋律」,「這種情感的急劇轉變在蕭邦其他已知華爾滋中從未出現」,這首曲子也是蕭邦已知作品中最短的華爾滋[34][35]。

另一類蕭邦所發展的音樂形式是夜曲,蕭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,他的夜曲作品深受愛爾蘭作曲家和鋼琴家、夜曲的發明者約翰·菲爾德的影響,而蕭邦的夜曲作品聽上去更加和諧,充滿變換的韻律,曲調也更加靈活,有美聲唱法的風格。

24首鋼琴前奏曲創作於蕭邦在馬略卡的短暫旅程中,按照循環五度的順序,從C大調開始,到d小調結束,大小調交替。

27首鋼琴練習曲,作品Op.10和Op.25各12首,新練習曲3首,後三首乃蕭邦去世後才發表的作品,對彈奏技術的要求很高,同時又非常適合於音樂會上的演出,代表作品有C小調《革命練習曲》(Op. 10 No. 12)。蕭邦將練習曲帶入了全新境界,此前的練習曲,比如卡爾·徹爾尼的練習曲,大都只專注於教學目的,而後來的李斯特·費倫茨、亞歷山大·史克里亞賓和克勞德·德布西也拓展了練習曲的風格。一直是歷代鋼琴家和聲歌手樂學生必練曲目和鋼琴技巧的里程碑,因此為眾多鋼琴家演奏和錄製。

除此之外,蕭邦還作有4首敘事曲和4首詼諧曲,都是相當精緻的作品。

蕭邦的即興曲作品中,代表作品是升C小調《幻想即興曲》。它是在蕭邦去世後才發表的,因為蕭邦在作曲完畢後才發現,作品的中段與波希米亞作曲家伊格納茲·莫謝萊斯(1794年—1870年)的一首鋼琴作品驚人地相似,所以蕭邦不願意將其發表。

奏鳴曲

蕭邦大量的鋼琴作品中只有3部奏鳴曲,當時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對音樂形式的嚴格要求,使得蕭邦無法自如掌握,或者蕭邦可能是根本不願意受形式所約束。蕭邦的第一部奏鳴曲是早期作品,獻給了他的老師Józef Elsner,他的第三部奏鳴曲(Op.58,1844年)是一部紀念作品。

最受歡迎的是《第二號鋼琴奏鳴曲》(Op.35),其中的第三樂章是著名的《葬禮進行曲》(Marche Funèbre)。

協奏曲

除了獨奏作品外,蕭邦還有2部鋼琴協奏曲:e小調第1號(Op.11)和f小調第2號(Op.21)。

除了協奏曲外,蕭邦還作有幾首鋼琴與樂隊的單樂章作品,如「來!讓我們手挽著手」變奏曲(Op.2)、波蘭歌曲大幻想曲(Op.13)、克拉克維克(Op.14)、華麗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(Op.22)。